top of page
搜尋
  • 作家相片Jen-Shyang Ni

唐本忠院士教你做科研——如何寫出一篇既有科學價值又有可讀性的高質量文章?


作為一名科研人,你是否對課題一籌莫展,是否對撰寫文章束手無措?


作為科研新人,如何才能發表一篇既有科學價值又有可讀性的高質量文章?

最近,唐本忠院士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Matter上發表了一篇題目為High-quality manuscripts complement scientific value and readability 的文章。在這篇文章中,作者以聚集誘導發光(AIE)的發現和研究史為例,分享了課題組多年的科研經驗以及方法,並且給與了青年科研人員很多關於科研和撰寫文章方面的建議。下面我將簡述一下這篇文章:


文章著重強調了科研論文的科學價值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部分。同時,一篇高質量的稿件需要具有可讀性,以促進不同研究領域的讀者對其學術意義的全面了解。可讀性服務於科學價值。


那麼如何提高科研論文的科研價值呢?


第一,有新發現。實驗室每天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實驗數據。我們要從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結果中發現重要的問題,尤其要抓住「奇怪」的現象。如果發現與主流範式相沖突,我們應該毫不猶豫地弄清楚,因為這可以提供一個構建概念性新框架的黃金機會。


第二,探索機理。在研究工作中,有影響的科學研究不會停留在觀察階段。在這方面,一份解開謎團或找出機製的研究工作也非常具有科學價值。即使在驗證假設的過程中,反饋並不總是積極的。但這些努力並沒有白費,因為試錯過程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些問題和奧秘的理解,並最終催化科學健全的機製。作為一篇解決問題和解析機理的論文,不僅具有科學意義,而且能推動該領域的進一步發展。


第三,實際應用。當這個謎團被一個統一的理論解決之後,這個理論就可以開辟新的領域,拓展新的分支將使我們能夠開發新技術、解決實際問題、促進應用和發明創造。「今天的科學就是明天的技術。」正如愛德華·特勒所言。雖然目前科學研究並不總是導向「有用的應用」,但「實用的」研究往往面向廣泛的受眾。



在可讀性上,唐院士也結合課題組的經歷提出了幾點建議。


以可讀性為中心,根據我們課題組的經驗,我們建議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數據的組織和分析上,而不是寫。


第一,討論。在寫文章之前,我們會進行幾輪討論。而且討論對象不僅局限於導師。首先,作者應該將實驗數據以PPT的形式總結為圖(表格等)。然後在與導師溝通之前,應與合作者預先討論。我們組的討論通常采用一對多的模式,即一個導師和幾個學生。我們鼓勵辯論和批判性思維。有效的討論甚至可以催生新的研究項目。


第二,大綱與圖。科研論文的大綱是以圖的形式組織起來的。許多讀者在瀏覽一篇文章時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文字內容,而只瀏覽了一下圖。圖是科研論文最直接的展示。我們應該時刻記住,我們是在為讀者整理數據,而不是為我們自己。



如果你是一枚青椒或者剛入學讀研究生的同學,那麼強烈建議閱讀這篇文章的原文!


1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bottom of page